健康养生

诚信、创新、健康、快乐

健康养生

首页 > 健康养生

为什么益生菌可以改善食物过敏?

发布时间:2023/4/12 15:18:11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阅读量: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在中国等国家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发病率均较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21 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哮喘及食物过敏。据报道,2018 年记录的食物过敏发生率约为 10%。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繁杂多样,可能有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症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能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对食物过敏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过敏人群数量的快速增加,食物过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肠道微生物在机体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使用、膳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所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将会增加人群患食物过敏的机率。


image.png



引起过敏的原因




过敏是一种免疫力缺陷,是过敏体质人群身体产生过度的应激反应,人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过敏情况。


内因:

过敏常常发生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身上,这类人群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往往由遗传而来。

外因:

对某些带有致敏物质的东西过敏,如食用了易致敏食物:小麦、花生、大豆、坚果类、牛奶、鸡蛋等,吸入了花粉、尘螨、霉菌等都会引起过敏。

image.png




益生菌改善食物过敏的应用




一、肠道菌群与食物过敏之间的联系

食物过敏是由食物中可能成为过敏原的蛋白质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系统紊乱反应,因此胃肠道是食物过敏原暴露于机体的最主要途径。肠道除了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外,在免疫系统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肠道的生物屏障部分由细菌菌群组成,促进肠道生理机能,保护肠道不受外来致病菌侵害。肠道菌群是微生物刺激的最重要来源,对免疫系统的成熟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起着核心作用。食物过敏可导致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物种组成不同的肠道菌群也可能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


食物抗原在肠道内(主要是小肠)被消化吸收,而肠腔中定居着成千上万种微生物,称为共生微生物,且从胃底部的十二指肠到直肠,肠腔内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结肠中微生物数量可达1011 个/g内容物[50]。大量研究表明,体肠道中(特别是回肠和结肠)定居的大量微生物在机体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促进体内局部区域维持平衡,在黏膜外周也能调节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多项实验表明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会使机体内一些保护体内平衡的信号缺失,破坏Th1/Th2平衡,使其偏向Th2反应,从而诱发过敏及炎症反应,这也是近些年食物过敏高发的原因之一。


对过敏人群研究数据表明,使用抗生素会提高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即使是幼年时期低剂量抗生素的摄入也会导致一个长期的代谢和免疫应答

image.png


二、肠道菌群调控食物过敏的相关机理

①肠道微生物与IEC旁多种细胞相互作用,调控抗原摄取,维持黏膜免疫平衡

②肠道微生物诱导IL-22产生,强化肠道屏障功能,防止食物过敏

③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可诱导Foxp3+Treg产生,从而促进口服耐受,防止食物过敏

④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维持上皮屏障功能,减少食物过敏中的 Th2 反应。

image.png


三、益生菌在治疗食物过敏中的应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益生菌为“摄入适量且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有研究报道,当机体中食物过敏风险增加时,益生菌可促进肠内抗原的降解/结构修饰,调节促炎因子的分泌,促使肠道内异常原生微生物菌群正常化,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影响肠道微环境和免疫系统。因此很多研究人员考虑是否可以通过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预防及治疗食物过敏。

 

近些年,利用益生菌治疗食物过敏的案例很多,所使用的益生菌种类也有很多,但主要为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


微信图片_20230412151322.jpg


益生菌成为近些年预防及治疗食物过敏的热点,但目前对于肠道菌群调节食物过敏的机制以及益生菌缓解食物过敏的研究都处于初步阶段,仍需科研工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探索。


注:仅为普及益生菌知识,不作医疗指导作用。